(资料图)
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作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1998年北京人艺首次将这部作品搬上中国舞台,从此这部作品被越来越多地进行解读和演绎。此次作为新排之作,北京人艺将原作剧名中的“戈多”改为更具本土气息的“多哥”,这背后代表的并不是一次对原作的解构,而是突出了该剧主题,“这是一部荒诞派的作品,但是又与现实有着紧密的连接——人人都在等待,等待本身的不确定性,让人在过程中思考问题,在等待什么不重要,等待的过程才重要。作品中既有哲学层面的思考,也有现实方面的意义。”导演方旭表示,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与当下的观众探讨等待的意义。
此次《等待多哥》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还将带给观众一个现场观演的惊喜。那就是整个舞台将作为一个镜像呈现,观众坐在一面观众席,演员则在对面的观众席里表演。这样的设计不仅巧妙利用了人艺小剧场可以自由移动座椅的设施条件,更是为了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让观众在剧场有一种与演员身处同一空间的代入感,同时还可以强化剧中人物的孤独感。“两个等待者就是观众。”主创们表示,让看似有距离的剧中人变成生活中的人,会让观众在观剧的同时产生对于下一步发生什么的期待,在走出剧场后进行关于戏剧和自我的思考。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大西洋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